自學—門徒訓練的實踐

— 楊惇皓 傳道 —

自學緣起

  回想當初開始做自學其實是因為考量孩子過敏體質嚴重(異位性皮膚炎),擔心學校生活及同儕會造成她的過敏,慢性過敏還不是我們最擔心的,就怕急性過敏造成生命的危險,因此在這樣的擔心憂慮下,考量在家學習及照顧的便利性,就萌生了這樣的念頭。

  會有這樣的資訊管道跟念頭,則是來自於我們一位從國外回來台灣讀神學院的朋友,在她的鼓勵及介紹下,我們認識了慕真在家教育協會,也開始跟著這個家庭做自學。當時是孩子大班的時候,我們想在進入國小前先用半年的時間測試看看我們是否合適做自學。在這個自學前輩的帶領下,我們逐漸放下心中的不安,一步步地踏入了自學的道路中,也因著邊做邊學,我們開始經歷到各種關於自學及教育思潮的衝擊,並逐步體會到自學的真諦,以至於我們最終篤定我們要做自學的決心。

基本信念

  我們是一個基督徒家庭,我本身是傳道人,因此我們雖然是從擔心孩子容易過敏的體質不適合上學、怕有危險而開始,但後來發現自學有許多的好處是符合基督信仰的價值觀及原則的,因此我們逐漸排出了我們在自學中的優先順序,簡述如下:

一、對基督徒而言自學就是門徒訓練的實踐

  基督信仰最看重的就是帶領人作主的門徒、過合神心意的生活,所以從小帶領孩子跟上帝建立穩定而真實的關係很重要。自學可以讓我們有這樣充裕的時間,好好培養孩子每天起床先來到神面前,而不是急著吃早餐出門上學,並且每天有美好的晨間時光來靈修讀經,或者是親子聖經共讀。這部份是我們在做自學的過程中極為看重的,而在我們的培養與要求下,孩子有很好的學習及操練。

  我們清楚知道,栽培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培養神國的精兵,成為對神國及神的呼召有清楚回應的人。在靈性上及與神的關係上沒有偏差,孩子的一生就不會偏差了,因此靈性教育我們擺在第一位。

二、品格教育、生活常規和習慣建立優先,學科知識教育其次

  對我們而言,品格教育不僅是生活常規的禮儀教育或機會教育,還包含培養對國際人道救援及國度種族關懷的眼光及關注能力。另外,從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及要求,才能落實孩子責任感養成。我們極為看重,好的運動習慣及閱讀習慣也都關乎到一生的健康及學習能力,因此以上三部份我會把它們並列在靈性教育之後的第二順位。

  第三順位我認為才是學習的態度及內容。由於現在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並且我們有多元管道可以與全世界的資源接軌,學校已經不再是唯一的管道,而在這樣的時代中,自主學習才是學生需要具備的基礎能力。

  因此,在家自學可以避免學校填鴨式教育被動學習的習慣,取而代之持續灌輸孩子主動學習、主動選擇、主動探索的習慣與思維,因此父母只扮演鼓勵、引導及提醒的角色。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父母不過度主導、不越線攬責、不自我焦慮,有助於孩子的主動性意識持續提高,培養自我負責的意識及人生態度。

收穫及感想

  其實自學的重點不該僅僅是逃避學校教育的缺點或弊端,也不僅是期望對孩子的一生帶來甚麼好處,自學其實更是幫助父母把管教的權柄及時間重新從學校拿回來的學習及恢復過程。這部分才更合乎基督信仰的觀點及核心信念,因為教育是父母的職責,信仰教育及品格教育都應該在家庭中完成主要的部份。這也是我和妻子在自學過程感受最深的一個部分,就是如何實踐出上帝對我們身為父母的託付。

  最後提醒大家,要記得用天父愛的眼光看孩子,不落入短期學科及考試升學的焦慮中,用長遠眼光來看孩子一生之培養,畢竟身心靈健康才是我們希望帶給孩子的生命禮物。